01

混响的基本类型

我们常用的混响有房间(Room  TrueVerb、 大厅(Hall)板式(Plate Rverb 三种,对应了三种不同的声学环境。在这三种不同的环境中,声音会发生不同的反射,从而产生不同的混响效果。

板式:高密度,空间边界不明确,高频突出等特点。

房间:密度适中,空间边界明确,高频界于三者之间,且预延迟较低,说白了就是特别容易出重音。

大厅:低密度,空间边界不算明确,高频较少,声音华丽等特点。

简单说一下。

如果只加大厅混响呢,由于它本身密度较低,所以对声音的润色上表现就差一些。给的量多一点呢,整个声音就糊了,声音不糊呢,润色效果又差着了。

这个时候,我们给补一个板式,它密度大,而且有高频,所以声音听起来很有质感。但是只加板式呢,空间感差,而且声音较为冷。那么配合上大厅,可以给声音空间上的信息,以及华丽的反射声。

另外混响如果不够,还可以延迟来凑的方法,给声音润色。

房间混响的特点是混响时间短但密度高。这是因为房间的空间比较小,声音能够较快地完成反射的过程。房间混响具有明确的空间距离感而没有明确的空间边界感,对声音的宽度和融合度有一定的提升的作用。

大厅混响的特点是混响时间长但密度低,这是因为大厅的空间比较大,所以声音完成反射所需的时间也就比较长。

大厅混响具有明确的空间边界感而没有明确的空间距离感,可以起到提升声音的体积感和进行空间描述的作用。

而板式混响,则是一种在生活中不是特别常见的混响类型,这是一种声音在一个板箱中进行反射产生的混响,属于是一种混响器混响。

一般来说,板式混响的混响时间比房间混响还要短,而且密度比房间混响还要大。具体的混响时间和密度取决于板箱的大小和材质。板式混响没有明确的空间边界感和空间距离感,对声音可以起到润色的作用。

02

预延迟时间(Predelay)

在混响效果器上的众多参数中,预延迟时间(Predelay)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点。所谓的预延迟时间,指的是达到人耳的直达声和第一次反射声之间的时间间隔。

空间越大,反射声传播的距离就越长,预延迟时间就越长。在这里,我们以Waves Audio公司的H-Reverb为例讲解一下混响效果器上各个参数的含义。

首先,我们在最左边的旋钮的下方看到了我们的预延 时间(Predelay)。

在混音中,预延迟时间的选择是与我们的基准时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的。而基准时间的计算方式一般来说就是拿60秒除以音乐BPM的值。

在不同的混响类型中,预延迟时间的值都是有一个范围的。房间混响的预延迟时间范围在10-30ms,大厅混响的预延迟时间范围在30-100ms,而板式混响的范围是涵盖了前两种的10-100ms

如果我们得到的基准值不在以上的范围,我们往往就需要对基准值进行2的倍数的乘除(单数拍子的音乐则进行相应拍数的乘除)。这么做的目的其实是让混响的出现合乎音乐的节拍。

在现实生活中预延迟时间不可能为零,但在混响效果器中这个值可以为零。预延迟为零的时候,上方的图示就会变成下面这样:

但预延迟的值设为零的话,往往会带来相位抵消等比较麻烦的后果。

03

建立时间(Build Up)

在预延迟时间的右边,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参数,建立时间(Build Up)

这个参数其实相当于我们在很多压缩器中常见的启动时间(Attack),指的是混响达到最大强度所需的时间。

一般来说,空间越大,建立时间就越长。现实生活中这个值不可能为零,但在混响效果器中这个值可以为零,也就是说一开始混响的强度就直接达到了最大值。

如果这个值大于零,上面的图示就会变成这样:

可以看到混响强度在达到最大值之前是有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的。

04

空间大小(Size)

在建立时间的右边,我们看到了第三个参数,空间大小(Size)。

空间大小是与混响器的混响类型有着比较重要的联系的。空间大小设置得较小时,混响类型偏向于房间混响,较大时则偏向于大厅混响。

05

混响时间(Reverb Time)

在混响效果器上,除预延迟时间之外,混响时间(Reverb Time)是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。所谓的混响时间,指的就是混响持续的时间。

房间、大厅和板式三种不同类型的混响都有着不同的混响时间的取值范围。其中,房间混响的范围大概在0.3-1s。

大厅混响的范围大概在1.5-4s。

板式混响则因为是混响器混响,没有特别明确的范围,但一般都应该小于大厅混响的混响时间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款效果器的混响时间的测定标准是RT120,也就是混响消减120dB所需的时间。

06

早期反射声/晚期反射声(ER/Tail)

在混响时间右边的三个旋钮中,我们看到了(ER/Tail),这个指的是早期反射声(Early Reflections)和晚期反射声(Tail)的比例。

我们知道,整个混响的声音正是由早期反射声和晚期反射声共同构成的。

逆时针调节这个旋钮的时候,混响中的早期反射声的比例便会增大,顺时针调节时,晚期反射声的比例则会增大。

这个值的选择的不同会对混响的音色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
07

干湿比(Dry/Wet)输出(Output)

在早期反射声/晚期反射声的右边,我们可以看到干湿比(Dry/Wet)的旋钮,这个指的是干声信号和混响信号的比例。

而在干湿比的右边又有一个输出(Output)的旋钮,这个指的是最终输出的声音信号的大小。

如果我们选择插入式的方式来添加混响,那么这两个值的大小往往不需要太大,干湿比甚至只要1-2的值就可以(这里的干湿比其实严格来说应该叫湿干比,因为分子其实是混响信号的大小)。

而如果我们采用的是发送式混响,那么干湿比和输出的大小都不用动,保持默认的满刻度即可。

至于具体的混响的量,我们则可以通过调节发送量来控制。


 您阅读本页共花了: